ACT「 社會足跡」搬遷告示!

ACT「社會足跡」的大本營現已搬遷至以下網址,以便與大眾有更多的互動!

如欲得知更多ACT「 社會足跡」的活動資訊,亦可瀏覽以下網站:
http://hkcss-sebc.wixsite.com/act2change


8.31.2011

本土社區經濟的其他例子


其實除了今期的焦點主題天光墟外,香港現時亦沿用了社區經濟的小社區概念,設計和建立出不少富有特色的試驗性社區經濟模式,促進社區之間的交流,增加凝聚力。

「一分時一分貨」-時分券的社區經濟互助計劃

在灣仔區的聖雅各福群會得到樂施會的贊助,於二00一年推行「社區經濟互助計劃」,以時間積分券作為社區中的交換媒介,促進區內弱勢社群的務及貨品交換。讓居民有機會由此獲取生活所需之外,亦可討論勞動價值高低的準則,加強彼此間的信任與溝通,重建社區的組織網絡以消除相互對不同行業階層之間的誤解與標籤。
計劃內容首先鼓勵「工作無分貴賤」,時間相等的任何工作,本質上價值亦應接近相等。當參與計劃的成員透過為其他成員服務或提供貨品時,被可獲得相對應的時分券作報酬,由此又可將所得時分券與其他成員交換以進行下一次的交易。
即是,當某位太太為一家提供一小時的家務助理服務後,便可獲得一小時的時分券以換取區內另一位教師提供的一小時補習服務。當然,某些服務可能涉及到使用材料或交通費時,亦可按量配合現金作為支付的代價。
此等計劃的核心獨特之處,在於以工作性質以外的因素去衡量勞力付出的價值,這點亦是對現今社會上不重視某部份行業的付出的反思,於這計劃中,打掃家居一小時,與提供私人補習一小時本質上並無分別,與現實中兩者時薪接近四倍或以上的差距大相逕庭。由此,可給予弱勢社群們重新建立自我價值的機會與肯定。亦是讓他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去付出與獲得的另類交易平台,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與勞動力的需求。

除了從社區貨幣的角度出發之外,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模式亦可滲入社區經濟元素。

均衡社區-豐之谷有機農莊

在香港,只有少數市民經常購買有機蔬菜。只有打開大眾消費者市場,本地有機耕種才有足夠生存空間令生產者和消費者同時得益。
豐之谷以及生態環境及個人健康的有機耕種方式種植農產品,強調「可持續發展」,即以從生產直到交至消費者手中的所有程序部門共同建立平等合作關係為最大原則。但在香港,被超市以龐大佔有率所壟斷的現況中,經常令生產者無法得到合理回報還同時將消費者蒙在鼓裏,有機農場的生存空間,實在少之又少。
於是豐之谷嘗試利用種植香草、生產肥乇等護理產品的溝道,與公眾溝通令大家明白減少接觸化學藥品的好處,以及不一定要盲目選購經廣告包裝的名牌產品。事實上,直接光顧小規模的家庭式生產,亦可更有質素保證。
        豐之谷亦有開設門市依靠會員制度售賣有機蔬果,邀請會員到有機農場參觀,加深對其的認識。為奉行公平分配減少浪費的原則,他們亦採用中央分配蔬菜制度,不讓會員有偏好挑選,藉此提醒人們珍惜食物的道理。
除了買賣之外,這有機農場偶爾亦有舉辦「假日農夫」、手工藝班、巡迴演說等教育活動。負責人朱佩坤指出,外國有機耕種多依賴「社區支持」形式運作,將耕種活動和社區生活連結,一方面可增加人們對農業的重視,另一方面亦有助於保留緊密的社區關係。但在香港要建立居有一定規模的有機農場甚至生存空間,仍然困難重重。
        或許社區經濟並不能與現今追求最大效益的主流經濟模式相提並論,但事實上,它們的確為現今許多社會民生問題提供了另類的解決辦法。在我們抬頭望向大廈林立紙醉金迷的商業世界同時,是否亦應停下腳步想想為這些存在已久而正逐漸消失的一群人保留一片淨土呢?這問題,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