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社會足跡」搬遷告示!

ACT「社會足跡」的大本營現已搬遷至以下網址,以便與大眾有更多的互動!

如欲得知更多ACT「 社會足跡」的活動資訊,亦可瀏覽以下網站:
http://hkcss-sebc.wixsite.com/act2change


2.09.2011

緣於橋、繫於人、心無限、橋無止



「我們要修建的,不單是一條幫助村民上市集和學校的橋;更重要的,是建立一道聯繫彼此、滿載經歷的『心橋』。」-- 鍾逸傑爵士 (無止橋慈善基金榮譽主席)

於香港學童來說,每天上學也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但是,對於居於國內偏遠山區的同學們來說,上學的路途,的確可以用「攀山涉水」來形容。由於內地的一些村 落比較貧窮,不是所有的村落也有著完善的社區設施,居民往往要利用一條十分簡陋的「獨木橋」橫跨河道,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滑倒、摔下、受傷,已經成他們生活的一部份。每逢潮漲或雨季,他們更無法過河,只好無奈停學,靜待「獨木橋」修好

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吳恩融教授和鍾逸傑爵士發起了「無止橋」行動,與數十名義工經過多天的工作,為毛寺村興建第一條「無止橋」,令孩子可以安全地過河上學,減低他們橫過河流而遇到溺水的危險。

過多年的發展,「無止橋」得到不同人士的捐助,最終成立了「無止橋慈善基金」,17項「無止橋」動員超過580名義工,惠及過萬名村民。項目遍佈各個省份如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及安徽省等地。

基金於2011年將會重點於四川及雲南兩個地方發展更多無止橋項目,令更多居於簡陋地方的村民可以走得更遠,與其他村落有著更多交流。


每天,孩子們也要橫跨河道上學去


「無止橋」的興建工程


「無止橋」至今已興建了17條,解決了多條村落的交通問題

沒有想過的「紙建築」


本港堆填區的使用空間接近飽和,但每年建築廢料的數量卻高達千萬公噸。根據環境保護署的統計數字,本港在2009年總共產生3,121公噸建築廢物,比起2008年的3,091公噸高出30公噸。

大部份的建築及拆建物料只可棄置於堆填區及用作填海和填土工程,只有大約15%的物料如石頭、未被污染的金屬、木材和包裝廢物等等可以循環再造。其實,建築材料主要是泥土、土壤和泥漿,可有想過,只要花多一點心思,就可以利用其他材料去建屋,更富創意、更環保呢?

2008年榮獲國際最受矚目的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巧妙地令用自然建築及紙管為材,發展了一系列的「紙建築」。他發現紙筒遠比想像中堅固,加工後更可形成不同的長度和厚度,亦具備防水和防火性。

阪茂的作品遍佈世界各地,如日本的紙之涼亭、紙之教堂,2000 年德國漢諾威萬國博覽會日本館、紐約「遊牧博物館」到法國龐畢度中心新館、以及一系列的公益性建築,如為日本阪神地震、盧旺達內戰、土耳其地震的災民所興建的臨時性的庇護所等等。

阪茂這樣形容他對紙建築設計的探索:「我曾一直有這樣的印象,有些東西不管結構設計看上去怎麼富有邏輯,就是不可能建出來。很快這種想法就消失了,任何事都是可能的只要設計可信而你有這種意志。」只要努力嘗試和改良,也可以實現別人認為沒可能的事。


紙之涼亭


紙之棚屋


紙之教堂